已經公佈了
看這裡
2004/08/27
Blogger又有新功能
剛剛到後端設定地方
發現又多出了一個新功能
可以把該Blog內不錯的文章寄給朋友
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小功能
啟用方式
到Blogger系統→Setting→Basic→Show Email Post links?
選擇Yes
就可以在你的文章下方看到類似信封的小圖案
按下它就可以把該篇文章寄給朋友...
發現又多出了一個新功能
可以把該Blog內不錯的文章寄給朋友
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小功能
啟用方式
到Blogger系統→Setting→Basic→Show Email Post links?
選擇Yes
就可以在你的文章下方看到類似信封的小圖案
按下它就可以把該篇文章寄給朋友...
2004/08/23
「2004原創動漫效應」大賞
這次我跟數位內容學院提議舉辦這樣的一個比賽
目前數位內容學院有兩個大型比賽
分別是4c創作與雛型獎
以4c為例,總獎金高達100萬
但是比賽門檻很高
我是建議可以有個比賽門檻比較低的比賽
主要是看比賽作品的創意與內容
目前台灣就相關出版品來說
跟國外相較還是十分貧乏
這些作品也將由數位內容學院出版成冊
若是比賽成果還不錯
也有可能變成常態性的比賽...
基本上我的看法是這樣
公家的部門應該扮演一個平台的角色
有更多的機會讓優秀的設計者可以表現自己的想法與創意
雖然有時候需要一些樣板人物作為國際行銷的角色
但是釋出更多資源讓更多人參與
而優秀的人才自然有機會脫穎而出...
比賽內容連結
目前數位內容學院有兩個大型比賽
分別是4c創作與雛型獎
以4c為例,總獎金高達100萬
但是比賽門檻很高
我是建議可以有個比賽門檻比較低的比賽
主要是看比賽作品的創意與內容
目前台灣就相關出版品來說
跟國外相較還是十分貧乏
這些作品也將由數位內容學院出版成冊
若是比賽成果還不錯
也有可能變成常態性的比賽...
基本上我的看法是這樣
公家的部門應該扮演一個平台的角色
有更多的機會讓優秀的設計者可以表現自己的想法與創意
雖然有時候需要一些樣板人物作為國際行銷的角色
但是釋出更多資源讓更多人參與
而優秀的人才自然有機會脫穎而出...
比賽內容連結
2004/08/21
2004/08/19
Epson C900

本來是想跟shoart星期五才去買,剛好姐姐的男朋友說他可以幫忙進,還可以處理一些關於發票的問題,那就提早進了。這個方案包括一台P4的電腦,不過電腦要晚兩天到...^^"
EPSON C900的規格:
解析度
600dpi
速度
彩色每分鐘4頁(A4/LT紙張)
黑白每分鐘16頁(A4/LT紙張)
記憶體
80MB (最多可以90pins SDRAM DIMMs 擴充至144MB)
暖機時間
常溫下約180秒內暖機完成
耗材
黃色碳粉匣S050097
(Toner Cartrdige Yellow)
紅色碳粉匣S050098
(Toner Cartridge Magenta)
藍色碳粉匣S050099
(Toner Cartrdige Cyan)
黑色碳粉匣S050100
(Toner Cartrdige Black)
碳粉回收器S050101
(Toner Collector)
感光滾筒S051083
(Photo Conductor)
轉印皮帶S053009
(Transfer Belt Unit)
2004/08/18
Blogger中文編碼觀念修正
之前發表一篇關於Blogger中文使用者在處理編碼上的問題,裡面關於編碼的觀念有一些是錯誤的,跟大家說聲抱歉。
原文
經過RYO的指正
RYO有提出他的解釋
請參閱
http://mars.lookin4.com/cdb/viewthread.php?tid=7477
原文
經過RYO的指正
RYO有提出他的解釋
請參閱
http://mars.lookin4.com/cdb/viewthread.php?tid=7477
2004/08/17
2004/08/16
2004/08/14
你知道你網站的世界排名嗎?
http://www.alexa.com/
到這個網站可以搜尋自己網站的世界排名
例如到網站之後,輸入twdesign.net,就可以查詢設計魔力的世界排名
另外你可以安裝alexa的工具列
安裝很簡單
http://download.alexa.com/?p=Dest_W_b_40_T1
裝好之後就可以隨時顯示瀏覽網站的排名...
附註:
1.該查詢是以網域名稱為主,若是您的網站是掛在其他網站,例如雅虎奇摩之下,你會發現你是第一名,其實那是把yahoo.com所有流量都算進去。
2.其實目前還沒有完美的統計網站流量的 方式,alexa採用類似AC尼爾孫電視收視率調查模式,也就是以安裝Alexa Toolbar來作為依據,所以大於十萬名是不準的,但越前面的排名就比較準。
在台灣我想裝工具列的人可能不多,所以多裝會對於該網站的排名有一些幫助,但不管如何,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至少這是第三者的統計,某個角度來看,還是具有一定的客觀價值。
到這個網站可以搜尋自己網站的世界排名
例如到網站之後,輸入twdesign.net,就可以查詢設計魔力的世界排名
另外你可以安裝alexa的工具列
安裝很簡單
http://download.alexa.com/?p=Dest_W_b_40_T1
裝好之後就可以隨時顯示瀏覽網站的排名...
附註:
1.該查詢是以網域名稱為主,若是您的網站是掛在其他網站,例如雅虎奇摩之下,你會發現你是第一名,其實那是把yahoo.com所有流量都算進去。
2.其實目前還沒有完美的統計網站流量的 方式,alexa採用類似AC尼爾孫電視收視率調查模式,也就是以安裝Alexa Toolbar來作為依據,所以大於十萬名是不準的,但越前面的排名就比較準。
在台灣我想裝工具列的人可能不多,所以多裝會對於該網站的排名有一些幫助,但不管如何,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至少這是第三者的統計,某個角度來看,還是具有一定的客觀價值。
關於協會成立的延遲說明
本來在5月已經向內政部提出申請成立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網站的文件也說大約要2個月左右的流程時間,但現在已經八月了,一直沒有等到內政部的通知,所以我致電內政部,原來是因為上次因為某位連署的朋友身分証字號有問題,然後這邊重新補件,而後他們那邊沒有注意,文件就被暫時擱置...
現在我已經反映了,她們會重新送件,也答應在10天左右完成所有程序,這段期間應該密切的跟內政部接觸,造成成立的延遲,跟大家說聲抱歉。
現在我已經反映了,她們會重新送件,也答應在10天左右完成所有程序,這段期間應該密切的跟內政部接觸,造成成立的延遲,跟大家說聲抱歉。
魔力之星
設計魔力雙月舉辦的挑戰題,讓設計人有個創意競技的空間,發揮無限的想像與創意,並有機會成為魔力之星!
以下是每期的魔力之星,大家可以依照連結觀賞他們的創作與相關心得
第七期魔力之星--yuka0911
第六期魔力之星--ted9058
第五期魔力之星--char
第四期魔力之星--妹妹
第三期魔力之星--KUYA
第二期魔力之星--char
第一期魔力之星--落子
以下是每期的魔力之星,大家可以依照連結觀賞他們的創作與相關心得
第七期魔力之星--yuka0911
第六期魔力之星--ted9058
第五期魔力之星--char
第四期魔力之星--妹妹
第三期魔力之星--KUYA
第二期魔力之星--char
第一期魔力之星--落子
2004/08/05
2004/08/04
Virtual Critique Forum
這是由畢業於Art Center的小怪鴨所主持,目前她也服務於知名的工業設計公司Frog,擔任Industrial Designer
以下由小怪鴨所撰寫的部分內容,也歡迎大家一同加入Virtual Critique Forum
有鑒於現在的學生 在設計的過程中 缺少適當的critique過程
於是想藉用於網路的便利 開闢一個空間
讓想要被critique的網友 把東西貼出來
而這個forum 就變成一個虛擬教室
開始接受網友的critique......
以下是目前接受critique的網友
【VCF】車子的sketch
【VCF】mimi的交通工具設計sketch
【VCF】sketch再貼><
【VCF】mp3數位筆設計
【VCF】來一張人物sketch....輕鬆一下
【VCF】cd player設計
【VCF】手機設計
以下由小怪鴨所撰寫的部分內容,也歡迎大家一同加入Virtual Critique Forum
有鑒於現在的學生 在設計的過程中 缺少適當的critique過程
於是想藉用於網路的便利 開闢一個空間
讓想要被critique的網友 把東西貼出來
而這個forum 就變成一個虛擬教室
開始接受網友的critique......
以下是目前接受critique的網友
【VCF】車子的sketch
【VCF】mimi的交通工具設計sketch
【VCF】sketch再貼><
【VCF】mp3數位筆設計
【VCF】來一張人物sketch....輕鬆一下
【VCF】cd player設計
【VCF】手機設計
「設計」人
我覺得這是設計魔力中最有趣的一個單元,過去媒體在訪問受訪者,大多是具有某一種成就的對象,而「設計」人訪問的對象就顯得親和許多,例如8月份這一期就訪問到剛步入社會的新鮮設計人,同時也是版主的original,談談她對於剛進入社會的一些想法。這個單元由版主seven與original主持。
另外傳統媒體僅能單向的將訊息傳播,但在網路上,簡單的討論版功能就可以讓受訪者與網友產生更多的互動。
這一期的「設計」人:
【003】原本康之初出茅廬!?
前幾期的「設計」人
【002】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001】中年男子的設計秘密!!
另外傳統媒體僅能單向的將訊息傳播,但在網路上,簡單的討論版功能就可以讓受訪者與網友產生更多的互動。
這一期的「設計」人:
【003】原本康之初出茅廬!?
前幾期的「設計」人
【002】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001】中年男子的設計秘密!!
2004/08/03
數位之死
這個時代,似乎只要掛上網路、數位、線上等字眼的,都會被放大觀看,我們在討論著數位行銷、觀察網路社群的發展、被線上遊戲深深的吸引著,有許多的人看好網路商機,經營入口網站、搞線上電子商務、建置線上學習平台等,這類的字眼已經是我們社會化的過程中,相當重要的名詞。
當我們更專心於討論「社群」,這樣一個因為共同的興趣喜好而聚集的朋友,大家一起溝通一起互動,只是在網路上,大家就被稱之為網路社群;線上學習,也是在「學習」的內涵是否夠吸引人;就算要搞電子商務,也要看你的產品好不好,提供的服務又是如何。
讓我們丟掉網路、數位、線上等字眼,我們不就是需要「內容」與「服務」嗎?這些字眼或許揭示我們所應用的媒介特性,由媒體的使用改變我們很多的習慣,改變我們的溝通媒介,不過回歸本質面的思考,「數位內容」所需要思考的是提供的「內容」本身,這些內容是否夠吸引「人」而被接受,而不再只是數位與否。媒介本身有助於提供更方便的訊息傳遞方式,但真正的重點是,能否為人所接受,為人所應用。
當我們更專心於討論「社群」,這樣一個因為共同的興趣喜好而聚集的朋友,大家一起溝通一起互動,只是在網路上,大家就被稱之為網路社群;線上學習,也是在「學習」的內涵是否夠吸引人;就算要搞電子商務,也要看你的產品好不好,提供的服務又是如何。
讓我們丟掉網路、數位、線上等字眼,我們不就是需要「內容」與「服務」嗎?這些字眼或許揭示我們所應用的媒介特性,由媒體的使用改變我們很多的習慣,改變我們的溝通媒介,不過回歸本質面的思考,「數位內容」所需要思考的是提供的「內容」本身,這些內容是否夠吸引「人」而被接受,而不再只是數位與否。媒介本身有助於提供更方便的訊息傳遞方式,但真正的重點是,能否為人所接受,為人所應用。
2004/08/02
台灣的設計能夠輸出嗎?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台灣從來不曾自外於國際市場,我們製造的能力至今仍是國際上屬一屬二的角色,尤其近幾年的高科技代工,幾家高科技廠商也因為代工賺了不少錢,綜觀台灣市場趨勢,在製造業慢慢的轉移至東南亞與大陸,也可以發現由製造轉向設計,似乎是一條必走的道路,只是缺乏總體經驗的情況下,顯的步履蹣跚。
講到設計與行銷,歐美日的經驗,以及韓國的興起或許可做為借鏡,只是在全球化的國際市場競爭當中,我們高喊的本土化,是否偏了方向,是否只剩下了口號而忽視真正的本質?
這個本質是以本地文化為基礎、以人為本、以國際為市場,並借助真正的產業根基,這樣才有可能讓台灣設計具有競爭力,一方面滿足內需市場,一方面擴張海外版圖。
美國人是全世界最會做生意的國家,他們做的,就是一種文化輸出的工作,以設計為手段,配合大量資本投資、強勢資本主義、人才的培育、宣傳、明星的塑造,更重要的是洞悉以人為主體,以極盡可能的灑狗血來切入市場,簡單來說,東西是賣給人用的,設計的對象就是「人」,在大眾市場的角度,能夠抓住消費者的喜好,以市場為依歸,使美國的強勢品牌深入世界每個角落,不管你喜不喜歡,種種的價值意識,已然內化成我們的生活。
拿美國比很不公平,畢竟他們是目前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最為強勢的帝國,那看看韓國,從亞洲金融風暴幾乎拖垮韓國經濟,這幾年已經躍升國際最閃亮的星星,尤其我們跟韓國一直有種瑜亮情結,過去在製造業時代,我們總是樣樣跑在韓國前面,可是現在,我們購買韓國的手機、家電、汽車、觀看韓劇,曾幾何時韓國的設計變成我們年輕人膜拜的對象,或許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例如企業結構,韓國是大企業體制,台灣是中小企業為主,所以在投資的規模上遠遠領先台灣;也或許因為那次的金融風暴讓韓國政府與企業體認到轉型的迫切性,積極培育設計人才,甚至為了開發優質的產品,不惜砸下大錢聘請國外一流的設計師來設計產品;也或許是韓國人的民族意識較高……但這樣的一個經驗讓身處台彎的我們,又是如何來看?
回歸到台灣的產業體質,目前還是中小企業掛帥,雖然在加入WTO之後,這樣的經濟體質會慢慢的往大型化方向行進,而設計在此時可以扮演的角色又有哪些?還有在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議題當中,什麼是台灣可以應用的設計元素,而這些設計元素又如何可以行銷到世界,讓台灣不只製造可以輸出,讓設計也可以輸出,行銷到國際上…,但在這之前,把設計的概念行銷給國人,是更為迫切的工作,像是如何讓產業認知到設計、尊重設計,才有辦法借助設計提昇產業,所以若是邀請國外設計創意大師來講座,其實聽的對象不該只是設計相關人員,更應該是企業主與一般社會大眾,在溝通的當中,無形中進行一場寧靜的行銷。
目前很多人仍把設計產業定位在「工業設計」,這是有問題的,因為就實際面,台灣的一些製造業也有ODM經驗,所以早就與國外的品牌接軌,我們以製造為體,設計當成一種服務業,企業早就有自己接單的管道,只是台灣設計,最後掛的卻是別人的品牌。所以一方面設計是有可能成為自己的主體產業,另一方面來說,如何把工業設計、商業設計、品牌行銷、國際市場、企劃人才的統整,配合產業與市場需求,讓台灣品牌可以冒出頭,才有機會讓台灣設計可以輸出。更清楚的說,需要有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是讓人家覺得你有經驗可以幫助他們,就好像我們要賣東西前要有型錄,可以清楚的介紹我們的產品,然後老王賣瓜,行銷我們的產品。設計也是一樣,我們必須可以整理出一些經驗(若還沒有完整經驗,現在就是著手進行的時候),把它變成可以被行銷的產品,才能進行設計輸出,當然這還牽涉到很多執行策略,例如我們目前還無法跟歐美日齊頭,那是否換個角度,可以把設計先往東南亞與大陸行銷。
設計產業也是文化的產物,我們不能一昧只看國外經驗,而忘了回頭看看自己,別忘了流星花園也賣座驚人,被認為是很「台」的偶像團體5566也讓東南亞的歌迷為之瘋狂,我們不妨在研究國外經驗的同時,花一點時間來討論這些現象,我們的優勢在哪邊,是哪些原因造成的,這些都是可以加以探討。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我的看法,或許就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設計的對象本質上的問題了:李安的臥虎藏龍,是拍給外國人看的,像是我們熟知的輕功與武打,過去是利用很多鏡位與剪接手法,例如一晃動間,人就上了屋頂,我們在這樣的文化體系下,會認為理所當然,並充滿無限想像,但是外國人就無法理解為什麼一下子人就上屋頂,以李安的手段來看,把每個武打過程清楚的交代,就是把具有差異化的特色,以行銷對象可以看得懂得語言,來促使對象可以加以消費。
講到設計與行銷,歐美日的經驗,以及韓國的興起或許可做為借鏡,只是在全球化的國際市場競爭當中,我們高喊的本土化,是否偏了方向,是否只剩下了口號而忽視真正的本質?
這個本質是以本地文化為基礎、以人為本、以國際為市場,並借助真正的產業根基,這樣才有可能讓台灣設計具有競爭力,一方面滿足內需市場,一方面擴張海外版圖。
美國人是全世界最會做生意的國家,他們做的,就是一種文化輸出的工作,以設計為手段,配合大量資本投資、強勢資本主義、人才的培育、宣傳、明星的塑造,更重要的是洞悉以人為主體,以極盡可能的灑狗血來切入市場,簡單來說,東西是賣給人用的,設計的對象就是「人」,在大眾市場的角度,能夠抓住消費者的喜好,以市場為依歸,使美國的強勢品牌深入世界每個角落,不管你喜不喜歡,種種的價值意識,已然內化成我們的生活。
拿美國比很不公平,畢竟他們是目前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最為強勢的帝國,那看看韓國,從亞洲金融風暴幾乎拖垮韓國經濟,這幾年已經躍升國際最閃亮的星星,尤其我們跟韓國一直有種瑜亮情結,過去在製造業時代,我們總是樣樣跑在韓國前面,可是現在,我們購買韓國的手機、家電、汽車、觀看韓劇,曾幾何時韓國的設計變成我們年輕人膜拜的對象,或許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例如企業結構,韓國是大企業體制,台灣是中小企業為主,所以在投資的規模上遠遠領先台灣;也或許因為那次的金融風暴讓韓國政府與企業體認到轉型的迫切性,積極培育設計人才,甚至為了開發優質的產品,不惜砸下大錢聘請國外一流的設計師來設計產品;也或許是韓國人的民族意識較高……但這樣的一個經驗讓身處台彎的我們,又是如何來看?
回歸到台灣的產業體質,目前還是中小企業掛帥,雖然在加入WTO之後,這樣的經濟體質會慢慢的往大型化方向行進,而設計在此時可以扮演的角色又有哪些?還有在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議題當中,什麼是台灣可以應用的設計元素,而這些設計元素又如何可以行銷到世界,讓台灣不只製造可以輸出,讓設計也可以輸出,行銷到國際上…,但在這之前,把設計的概念行銷給國人,是更為迫切的工作,像是如何讓產業認知到設計、尊重設計,才有辦法借助設計提昇產業,所以若是邀請國外設計創意大師來講座,其實聽的對象不該只是設計相關人員,更應該是企業主與一般社會大眾,在溝通的當中,無形中進行一場寧靜的行銷。
目前很多人仍把設計產業定位在「工業設計」,這是有問題的,因為就實際面,台灣的一些製造業也有ODM經驗,所以早就與國外的品牌接軌,我們以製造為體,設計當成一種服務業,企業早就有自己接單的管道,只是台灣設計,最後掛的卻是別人的品牌。所以一方面設計是有可能成為自己的主體產業,另一方面來說,如何把工業設計、商業設計、品牌行銷、國際市場、企劃人才的統整,配合產業與市場需求,讓台灣品牌可以冒出頭,才有機會讓台灣設計可以輸出。更清楚的說,需要有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是讓人家覺得你有經驗可以幫助他們,就好像我們要賣東西前要有型錄,可以清楚的介紹我們的產品,然後老王賣瓜,行銷我們的產品。設計也是一樣,我們必須可以整理出一些經驗(若還沒有完整經驗,現在就是著手進行的時候),把它變成可以被行銷的產品,才能進行設計輸出,當然這還牽涉到很多執行策略,例如我們目前還無法跟歐美日齊頭,那是否換個角度,可以把設計先往東南亞與大陸行銷。
設計產業也是文化的產物,我們不能一昧只看國外經驗,而忘了回頭看看自己,別忘了流星花園也賣座驚人,被認為是很「台」的偶像團體5566也讓東南亞的歌迷為之瘋狂,我們不妨在研究國外經驗的同時,花一點時間來討論這些現象,我們的優勢在哪邊,是哪些原因造成的,這些都是可以加以探討。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我的看法,或許就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設計的對象本質上的問題了:李安的臥虎藏龍,是拍給外國人看的,像是我們熟知的輕功與武打,過去是利用很多鏡位與剪接手法,例如一晃動間,人就上了屋頂,我們在這樣的文化體系下,會認為理所當然,並充滿無限想像,但是外國人就無法理解為什麼一下子人就上屋頂,以李安的手段來看,把每個武打過程清楚的交代,就是把具有差異化的特色,以行銷對象可以看得懂得語言,來促使對象可以加以消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