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31

【火腿展覽 】A+star 545 李亞唐個展


去年(2006) 成立 verstella 工作室的李亞唐每幅作品用色大膽極具視張力,
尤其喜愛用顏色來探討心理學 ,
讓作品中人物藉由攝影過程經歷一趟未知的心靈之旅。
一直夢想著成為流星的她,
想和每個人分享她所看見對世界熱愛的角落,
再一次感受到所遺忘那美好的感動,
也期盼著讓更多有相同夢想而努力的創作者幻化為閃爍的星星,
在深黑的夜裡串成一片綺麗星海,
能讓每顆新星在這世界看見所努力發著光芒而讚嘆著。 

因為李亞唐深信著
[ 藝術的本質在於洗滌人心而感動所有人進而影響來改變人的心態及看法。 ]

展出日期:2008/02/11-2008/02/14
開幕茶會:2008/02/11下午2:00
展出地點:HAM Gallery 火腿設計師藝廊

2008/01/29

瘋狂理髮師


本來預計到台北獃一天的,結果就莫名其妙的待了好幾天,回來前還去看了提姆波頓的瘋狂理髮師,好久沒看電影了,覺得非常過癮。

2008/01/23

【轉貼】設計類競賽 [活動規劃及執行要項]

轉貼士瑋的文章

設計類競賽近十年來因為網路的普及與成熟化,其規劃與執行型態,尤其是行銷與傳播模式,
已經有了許多改變與革新。
但在本質上,設計類競賽的專業該如何面面俱到?該如何善用社會性傳播媒體以及商業品牌的能量?
個人以近年來的競賽統籌經驗做些個人分享,也期待拋磚引玉能獲得更多資深先進的相互分享。


--競賽統籌者或組織--

品牌力:可運用專業組織或協會之品牌光環,增強設計師好感度與號召力。
公信力:必須杜絕弊端,減少行政瑕疵,提高社群信服力。
執行力:專業級競賽及策展經驗,可提高執行精準度及效率。


--活動定義--

目的:專業級競賽的目的不僅止於選出佼佼者,更要讓社會及相關產業得到衍生助益。
途徑:透過設計作品徵選與說明會以及媒體關注,達到活動目的。
結果:徵選結果必須被妥善運用,並發光發熱產生影響力,方能累積下屆競賽之品牌聲望。


--活動時間--

程序:錯誤的程序設定,通常無法得到預期的良好結果,尤其是需要初選決選或是打樣製作的創作類型。
關鍵時間點:程序中的每個時間點該如何避開或符合主要的徵選對象,會高度影響參賽者的參與意願。
節奏:有些階段需要明快的速度,有些階段需要充足的醞釀期。


--相關地點--

行銷露出點:參賽者最主要的消息來源,精準針對目標的行銷與擴散廣度的行銷模式各有其目的與效應。
服務據點:參與者反映問題的往來核心,受理人員的事前訓練是否充分,回應是否迅速且態度良好。
說明會地點:媒體與參賽者,以及社會了解本活動的基礎場合之ㄧ,經常會影響關鍵參賽單位與專業媒體。
評審地點:評審環境除了會影響評審順暢度,也會構成專業的競賽形象。
頒獎地點:主辦單位、參賽者、評審、媒體之間最主要的接觸場合,也是活動被記錄與記憶的關鍵點。
展覽地點:社會大眾與媒體可以繼續參與和探訪本活動的延伸場域,也是專業圈與生活圈的融合介面。


--其他事項--

◎ 競賽活動本身也需要品牌化,尤其是活動本身的觀點,必須鮮明且具有時代意義。
◎ 徹底運用網路平台之擴散特性,口碑傳播一向是競賽的重點模式之ㄧ。
◎ 評審標準要明確且公開,讓參賽者與評審都有共同的取決觀點,可以讓參賽作品更符合競賽目的。
◎ 提高專業評審比率,每位評審都是關鍵成功因素。
◎ 營造相關議題讓社會和媒體關心,專業活動在這個時代已經和社會及商業不可切割了。
◎ 獎狀與講座設計必須獨特有如創作,讓得獎人獲得充分肯定感與成就感。
◎ 得獎作品如需商業應用,就要在活動公開之前完整規劃並預先告知其運作模式且確實執行完成。
◎ 所有得獎內容儘可能與媒體或出版社合作應用為出版品以及商品化,充分延伸創作價值。

幸福高雄、由愛出發3

我曾在關於設計,我的傲慢與偏見一文中提出:或許有人會說歐美國家有錢,自然享有較高的生活品質。我記得張照堂先生曾說過一句話:「文化是閒出來的」,這點我是相當認同,當你沒錢吃飯的時候,哪有精神餘力去搞文化建設。

但台灣沒有錢嗎?許多歐洲的小國國民所得未必贏過台灣,可是音樂、藝術依然環繞在他們的生活四周,而整體生活的修養與品味更是高過台灣許多。那問題究竟出在哪?

文化與品味是根基在三個基礎點上,一是經濟、一是傳統,另一個就是教育。而傳統與教育實是密不可分,傳統的思潮觀念正是有沒有在一個關鍵點上導入某種價值,因而形成了普遍的觀念,而教育正是擔任導正觀念的重要工具。

為什麼我們可以忍受髒亂的住家環境,忍受規劃不良的公共空間,忍受貧瘠的藝文活動?就是我們普遍缺乏美的素養、生活的品味與人文的思想。這是長久在教育失衡的狀態下,形成的傳統,當我們有錢而有一點時間的時候,就是一個改革的契機。這不是罵政府不重視文化就能達成的,從政府至民間,應該真正的去重視教育問題,培養可以欣賞美的人民,才能為台灣的未來,紮下穩固的文化基礎。


我在寫上面這篇文章時,還在念研究所,還是從美感養成與生活品味的角度來看,但從經濟面來看,似乎也是這麼一回事。產業形態的轉變,我們從農業時代進入製造代工,幫台灣創造經濟奇蹟,時至今日,我們從經濟成熟國家的發展可以看出未來美學產業與幸福產業的重要性,而這些產業確實要先從人民的生活品味素養先開始。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夕之間就改變的,我也相信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生活素養與經濟形態的轉換是並進的,推動大型的城市文化活動,不是僅在燒錢搞活動,更應該清楚的定位能夠為將來的產業發展打下基礎,而這個基礎,就是在人文的養成...

2008/01/17

設計師的寫照?



看到tkbox在設計魔力的分享,覺得實在太傳神了...

幸福高雄、由愛出發2



在籌備高雄設計節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斷的討論關於高雄的意象,包含上次也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邀請,討論2008年高雄的大型活動中,如何走出自己的方向。這樣的討論很多次之後,其實真的很難清楚的為高雄定位,幾個大型活動中,不是感覺不出整個城市的精神,就是類似左營萬年季的活動雖然不錯,但是過於地方性,發展上也有所限制。

所以高雄到底代表的是什麼樣的精神?


這是一個好問題,也同時是一個困難的問題,我想從過去與現在來思考,看能否慢慢摸索出一些輪廓...

首先是我這邊得到的訊息,今年對高雄其實是具有文化歷史意義的一年,例如哈瑪星車站建站一百年、基隆到高雄縱貫線通車一百年、高雄港(某個建設?忘了)建港一百年、還有一個什麼一百年(忘記做筆記的後果...),這代表著過去先民對這塊土地之愛,尤其今年捷運也將通車,上一個世紀最大的交通建設成就非鐵路莫屬,而這麼的剛好在一百年後,即將改變都市人類行為景觀的捷運也即將開通,歷史的巧合也讓我感動驚奇(若在國外,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但是在台灣聲音卻小的不行)。

這樣的一個事件讓我思考著,過去幾十年中,從楠梓加工出口區代表台灣製造業的濫觴,高雄港口的貨運功能,以及中油、中鋼還有許多重型製造業的進入高雄,讓高雄一直擺脫不了非常功能性的與藍領城市的印象。但事實上高雄港的國際貨運功能不斷萎縮,而製造業也早就不行了,隨著高雄港周邊慢慢成為以生活與藝術軸心發展的園區、城市光廊、愛河到2009的世界運動會,加上捷運的開通,由硬產業往軟產業的發展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2008也即將成立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同時2008也是觀光年),可以看出高雄市政府在此一區塊的企圖,我同時也衷心的期盼,畢竟發展軟產業最重要的是觀念,台南市的文化觀光局是從文化局變化出來的,而高雄的觀光局卻是從建設局觀光科轉變而來,這其實也代表著核心的思惟的不同...

高雄在改變中,我相信會越來越好,但同時也要提醒,軟產業要先從喚起意識、建立觀念開始...

幸福高雄、由愛出發1



在台灣所有城市中,我最愛台南,它給我和緩愉悅的舒暢,以及不斷在陳舊城市中萌生創意與新生活形態的驚奇。回到南部之後,也跟高雄市有了很多不同層面的接觸,尤其我策辦了兩年青年創意設計聯展,都是在高雄市,而之前協助學校辦理的駁二公仔競賽與展覽,也是在高雄市。會選擇高雄,當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南部硬體設施最好的,就是台灣唯二的直轄市--高雄市。

當然我自己也都認為,硬體的表象不足以表彰城市的驕傲與住民的信心,從過去的文化沙漠到高雄形式上變美了,我覺得高雄人其實有一股鳥氣,一種被刻板印象框住的無言。雖在台南,但我自己辦公室的同事幾乎都是高雄人,他們有種純真的善良,無需矯揉造作的人情味與自然由心而生的熱情,還有對於自己生存空間也有自己的見解,當台北角度一直是主流媒體角度,高雄成為相對落後與不明理(被自栩為理性的中道主義者的認知)的城市象徵。

一座城市不僅僅是施政者的政策問題,更是住民的集體想像,而高雄市要往哪個方向進行?為了要策辦高雄設計節,我花了很多時間想要去了解高雄,或許就由我的偏見開始,帶著大家開始去想像高雄的過去、現在、未來...

2008/01/15

【火腿展覽 】隱性基因現象 / A PHENOMENON

展出日期:2008/01/19-2008/02/03
開幕茶會:2008/01/19下午2:00
展出地點:HAM Gallery 火腿設計師藝廊



洪健哲是我
大家都叫我Fei~也可以叫我SkullFei
我是美工科西畫組畢業的
SO~有關於美工.西畫.設計都略懂一二
現在就讀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系立體組
主修木雕.泥塑a
平常不單只是做雕塑
也會畫畫插圖
有時候也會設計一些圖案用在日常生活上
對於我做的作品也是我生活週遭所遇到的
人.事.物
甚至是我夢境所夢到的
至於我為什麼會拿蜥蜴作為我啟發的構想
是因為我曾經飼養過蜥蜴
也非常喜歡~
想一想我跟蜥蜴的個性還蠻相近的
不認識我的人都覺得我很冷漠.不好相處!
認識我之後也不至於討厭我
我對環境週遭的事物也很敏感
稍微有動靜都會讓我注意…
因而我會用蜥蜴做我我創作的對象

聯絡電話:06-2295224分機555
傳  真:06-2295224分機777
地  址:台南市民族路2段22號2樓
http://www.hamgallery.com.tw/

2008/01/14

台南-正精彩2

好友阿吉、學淵、阿康、小宇弄的空間,在東門圓環下,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不會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偏僻到不行的橋下與鐵道旁,旁邊完全沒有任何人氣,做為一家店,連基本的招牌都沒有,但夜晚在空間內部一樣熱鬧到不行,依然讓人感動到不行。一個爛房子,加入藝術家的想像與用心,一樣可以很有趣。




在偏僻到不行的地方,有個非常有味道的空間。







沒有集市,依然熱鬧。











兩個房間中間有通道,後面還有一個大花園,美呆了



旁邊的地下道也成為塗鴉練習的好地方。

台南-正精彩1

回到台南大概有四年了,一個老舊沒落的古城,老市區就像是一個小鎮,沒有新穎的高樓大廈,亦沒有筆直寬闊的馬路,但它的精彩,就隱於街道巷弄中,就藏於台南人純樸無華的生活想像中。

每次有朋友到台南,印象中就是古蹟與美食,大家都想到的是老台南,但對我這樣從台南出生、國中還在台南唸書,但是青春歲月在台北度過的人,剛回來也是想像著老台南,但經過了四年,我真正愛的,是新台南。這個新台南不是硬體的新,而是一群人在陳舊的硬體下,不斷萌生感人的生活形態,如同我在之前一篇文章提到:城市的故事是諸多條件下產生的,城市的記憶、活動、文化內涵更是需要大眾的參與,居住在城市中的一員,並不單純是個被動的讀者,而是整個空間文本的個別作者,書寫屬於城市的集體經驗。


這大概是一般人對台南的印象,古蹟與美食之都,確實很豐富精彩,卻同時也很無趣,畢竟那已經是炒無可炒的刻板印象了。


剛回到台南,認識的一位有意思的朋友阿國,打非洲鼓的藝術家,把一棟老房子變成很有品味,躺在地上看著月光,喝點小酒,愜意無比。


兒時記憶的中正路沙卡里巴一帶,熱鬧非凡,而海安路的地下造街計畫讓這個繁華的區塊瞬間沒落,經過一群藝術家的巧思,這兒的斷垣殘壁反而成為有趣的城市裝置藝術場域。尤其神農街更是不可不去觀看的地點,裡面的黑蝸牛藝廊更是讓我感動不已。


不是吃港式飲茶的鑽石樓,三位年輕人收了十多年的垃圾,成就一個復古風華的餐廳,酷到不行。







台南大學把老舊宿舍改成藝術特區,有這些東西不斷在台南誕生,真好...

自己很懶,很多私房好地方也都忘記去拍拍照,還有很多好地方,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2008/01/09

Orkut 中文界面

近日登入Google帳戶的人應該發現有個Orkut的連結
簡單來說就是ㄧ個社交網站
利用這樣的網站建立社群或是跟好朋友聯繫都很方便
尤其可以整合目前使用Blog與相簿服務
還不賴...
看來Google真的是很厲害
只是若能夠讓論壇也能使用HTML就更好了...

我弄了一個小社群
讓久未連絡的朋友與同學們可以相互交流
有Google帳號的朋友可以玩玩看...

http://www.orkut.com/Community.aspx?cmm=47332790

大學評鑑

前一陣子因為部份大學評鑑不過,搞得現在學校大家緊張要命
今天是學校自評,邀請兩位教授先進行各項評鑑項目
搞得系辦公室的行政人員跟系主任人仰馬翻
自己也忙到一個不行
還有很多東西要處理
看來又是忙碌的一年...

2008/01/06

【火腿展覽 】盲點blind spot 開幕

1月5日我在台北上課,無法參與,回台南途中抽空看一下火腿相簿,看來活動一樣熱鬧成功...

觀看火腿盲點blind spot 開幕相簿

火腿展覽 / 盲點blind spot 佈展中


2008 年的最初,
一群來自崑山視傳研究所的展覽團隊,
率先進到火腿,
一開始就要讓大家感受到,
豐富的熱誠和行動力

觀看火腿相簿